应对疫情心要稳

boren 2020-02-17 阅读量:

病毒传染不麻木,适当警惕不疏忽;
待在家里不烦躁,自我调节不焦虑;
疫情发展不累心,从容接受放轻松。
教会您如何在疫情面前稳定心态,从容面对!

         2020年1月31日(正月初七)晚,健康时报联合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京师博仁发起“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公益行动系列服务,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学、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学专业带头人童秀英老师做了《应对疫情心要稳》线上答疑。
 
问题一:
1.疫情这么严重,感觉自己也快被传染了,现在特别害怕,怎么办?
2.看到病毒肺炎的症状,总觉得自己也有相同的症状为什么,这样正常吗?
3.一提到肺炎就变得焦虑,担忧到头疼,什么也做不了,心好累呀。那么疫情期间该如何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呢?
答:
        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首先建议觉察一下自己,面对疫情的情绪反应是否过度?过度的情绪反应,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情绪变得容易失控,比平时容易激动,容易激惹,也容易发脾气。
2.总是心烦意乱,无法专心做任何一件事情,过一会就要看看手机,浏览相关信息。
3.看到网上确诊人数增加,越来越害怕,打个喷嚏头疼脑热,就觉得自己是否已感染了病毒。
4.情绪紧张,反复量体温,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和生理变化,稍有风吹草动就担心自己是不是被传染了。
5.失眠,做噩梦,或者总是梦见和肺炎有关的事情。
6.无助无望、无力的感觉,眼睁睁看着数据变化而又无能为力,不知道疫情何时会结束,想想自己还有许多新年计划等待执行,莫名产生一种失控的焦躁。
7.持续的悲伤难过或者是抑郁。提不起精神,做任何的事情。
8.一些躯体反应。平时人们如果过度焦虑和紧张,本身就容易引发一些躯体反应,比如说,头疼,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不振等等。这些反应和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初期症状很相似,这样一来就更加重对自己的担心和怀疑,草木皆兵,寝食难安,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
9.还有一种反应也有必要提一下,就是完全不想关注肺炎的相关信息,认为疫情早晚会过去,没必要小题大做,出门也不愿意戴口罩,这可能是某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可能是某种应对焦虑的无意识反应,表现出来是回避或者是自我麻痹。
        这些情绪反应持续时间长了,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身边的人。人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比如在家里,一个人的情绪发生变化,身边人就会有感觉,如果你是家长,孩子就容易受影响,家里的老人也会受影响。一些平时受暗示性高,敏感,胆小,容易紧张的人,也更容易陷入紧张恐惧等等的负面情绪当中。所以假如你是家里的主心骨,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能先乱了阵脚,要想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需要借助于勇气,疫情面前一定不要被错误的信息和负面的信息裹挟。
        关于疫情,不要什么都信,不要不加区别地接受信息,要留意事实和数据,不道听途说,凡是和疫情相关的信息,最好都先打个问号,这靠谱吗?并且最好查看一下信息来源,根据事实来判定自己的担忧和恐惧是否合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样让自己的情绪安定下来,不妨找人倾诉一下,或者听一些放松或者静心的音乐,还可以坚持做一些深度放松练习。
 
问题二:
1.宅在家里,天天都是吃饭,睡觉,刷新闻,除了担心和害怕,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2.感觉周围都是充斥着疫情相关的新闻,想抽出注意来,又无能为力,我该怎么样自我调整呢?
答:
         的确,很多人一时难以习惯长时间宅在家里,那如何做到不烦燥,不烦闷,又能保持好的身体状态呢?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动起来,只要你找到具体的事情行动起来,注意力自然就转移了。
        首先,一定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尤其是放假在家的年轻人,更要避免白天睡大觉,晚上刷屏追剧,黑白颠倒,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你体质偏弱,要注意坚持锻炼身体,不妨在家里挪动家具,腾出一片活动空间,可以打打太极啊,练练瑜伽,做简易体操甚至干脆将广场舞变成室内,带着家人一起动起来。如果你感觉寂寞,憋闷,也可以组织家人,一起下下棋,打打牌,读书,听音乐,画画,刺绣或者一起看电影,当然最好是看一些正能量,让人愉悦的剧。
       灾难面前家人和朋友间的相互鼓励,十分重要,如果是抱怨,指责和愤怒,只能引发更强烈的抱怨指责和愤怒。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人内向,有人外向,有的大大咧咧,有的敏感脆弱,在疫情反应面前自然不同。家人在一起如果能够相互体谅,相互包容,营造轻松的家庭气氛,恰好也是增进亲情的好时机。如果你觉得无聊乏味,不妨学习一下新的生活技能,比如变着花样做些好吃的,比如学学茶道,和家人在一起,安静的泡茶,喝茶,聊天。
 
问题三:
除了学习我还能让孩子做些什么呢?长时间手机孩子会不会上瘾呢?
答:
        家长的担忧的确是有道理的,隔离期间确实要注意防止青少年网络成瘾。平时忙碌的家长,其实此时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陪陪孩子,比如组织一些亲子游戏,游戏内容呢在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资源,都可以搜索到。
发动孩子,让孩子发起和组织活动,共同做一些在家里就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实验,手工,戏剧表演,亲子阅读等,用孩子喜欢的活动是最能把注意力从手机和网络上转移出来的。
        假如家里有独居老人,疫情期间,一定要打电话主动关心和安慰他们,免得他们担心受怕,胡思乱想。对于平时不善沟通交流,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或者由于隔离不得不独居的情况,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太大,或者情绪困扰严重。建议主动通过网络,电话和其他人保持联系,大家一定要注意,是自己要主动的通过网络电话和其他人保持联系,当然还可以选择,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网络上已经公布了非常专业工作者的公益援助热线,不妨动动手指,拨打热线,另一端一定会有人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题四
看的负面信息多了,感觉心情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沮丧。甚至有些麻木,这是怎么回事儿?
答:
        这种现象叫做同情疲劳,同情疲劳是指:一个人有意无意的目睹一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真实的悲惨经历,激起了惊恐,害怕,痛苦,体验到无助,无力,愤怒,悲哀,等等一连串痛苦的情绪,间接受到了无形的伤害,成为替代性创伤。这一类伤害,如果在短时间内不断累加,超出个人能够承受的范围,有些人就会出现同情疲劳或者同情倦怠,陷入麻木,甚至崩溃,用一句话说就是,有些没有直接经历不幸的人,也会因为目睹不幸而受到心理上的冲击。
         严重的同情疲劳症状包括情绪压抑,自我封闭,发脾气,冷漠,麻木不仁。这是不是没有同情心的表现呢?为什么我打不起精神关心和照顾身边的人呢?首先,我们从根源上来看,同情的存在是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所有的群居动物,都需要相互沟通和交流。蚂蚁,这种简单的动物,可以靠外激素和几条简单规则就实现合作,而人类社会要复杂得多,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同情心关心别人,乃至利他,这样的道德要求,都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团结互助,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所以,适度的同情,是十分有必要的,可是付出同情又不是体力劳动,为什么会疲劳呢?
        这是因为同情是会消耗精神,他实际上需要你模拟进入别人的处境,进行感受和思考,而人的认知和情感,在有限的时间内,负荷量是有限的,就像游戏里的能量蓝条,每个人消耗蓝条的速度不同,敏感人群的消耗尤其巨大。我们生活在自媒体时代,很多和灾难相关的详细的画面,文字描写,或者是视频,会源源不断的送到我们面前。我们有一句话叫好奇害死猫,当我们带着好奇,点开视频,就有可能开始,不知不觉被动的体验当事人的创伤经历,并引发相应的情绪感受,所以呢,也叫做被替代创伤。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变得麻木以应对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或者呢,自我封闭,冷漠消极。
        如何走出这种麻木的情绪状态呢,正确的做法是:主动远离,把有限的同情和关心,给到身边最需要的人,比如你可以尝试,把注意力从惊悚的图片和标题党的信息上转移开,不轻易转发强烈情绪的微博,尝试和熟悉的人沟通表达和宣泄情绪,和家人,同事,朋友一起讨论和分析,对抗疫情的经验;或者干脆暂时远离手机,做一些力所能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整理物品,清洗衣物,或者浏览一些其他平时感兴趣的信息,给自己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逐渐恢复活力
        根据以往的研究来看,通常从开始到结束,人们在疫情阶段,一般要经历恐慌期,烦闷期,恢复期三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共同经历,最艰难的前两个阶段,心安体更健,希望我们大家,以稳定乐观的心态,主动积极的行为,同舟共济,尽早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