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疫情所带来的情绪,如何自我调节(下篇)

张刃 2020-02-04 阅读量:

 

        1、为什么看到疫情严重的时候心里会不舒服?会不会有替代性创伤?

        所谓替代性创伤,其实是一个心理治疗领域的专业性的词汇。把这个词汇说得通俗一点儿,他的意思就是:当你频繁地听到、看到一些负面的信息和画面的时候,就会通过下意识的想象,而产生一种自己也陷入到负面体验的情形,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通过想象加工而产生的躯体和情绪的负面体验,就叫做“替代性创伤”。
        通常来讲,大部分人在看到这些负面新闻信息的时候,都能区分客观现实与自己想象的差别,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替代性创伤。但有少数比较敏感的人,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身体会出现的过度的应激反应,这样就容易夸大自己有些躯体部位出现的一些轻微的酸、麻、痛、胀、热的感受。从而导致“替代性创伤”的出现。我个人把这种现象称作是一种“真实的不真实躯体体验”。
        记得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我曾经代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在当时的代理市长刘琦的批准下,深入到了医护人员的非典隔离区,给医护人员做一些情绪心理疏导的工作。在进入隔离区之前,我还有两个同专业的小师妹也准备报名参加。但就在她们进入到隔离区之前,这两个小师妹就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类似“非典”症状的躯体反应,导致她们最后无法进到隔离区去做音乐治疗的工作了。
但她们后来被证实,其实是自己准备进入隔离区工作之前,看了太多的负面“非典”素材,于是出现了惊恐的情绪,担心自己如果真的进入到隔离区的话,会不会出现自己被感染的担忧。再往下细想,就出现了与“非典”症状极为相似的发热、咳嗽的“替代性创伤”的躯体体验。而这种与“非典”症状极其相似的体验,反过来就加剧了她们的恐惧情绪。然而就在我们进入隔离区的第二天,她们的所有症状就马上消失了。这就是2003年曾经发生在我身边很有代表性的“非典型替代性创伤”。
        但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替代性创伤”的体验,有时候还特别的真实,她们真的会被体温计测量出“低热发烧”的结果,还真的会感觉嗓子痒痒的,很想咳嗽的感觉。但这其实是您自己的心理暗示造成的一种“替代性创伤”的现象。
        目前,有少数人天天过度关注冠病疫情,这种关注行为,对保护自己远离病毒,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如果过度关注,尤其是关注病毒感染以后的躯体症状的细节,就有可能会引发恐惧情绪。所以建议部分比较敏感的网友们,如果您平时属于比较敏感型的人,那就要建议您对疫情最好不要过度关注。只要安排好自己每天的生活就行。
 
        2、我每天都会看疫情,但看完自己就更焦虑,不看又惦记着。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您每次看完疫情的信息以后都会有明显的焦虑情绪,那就尽量克制一下自己,不要总是去看那些疫情的具体发展细节。尤其是现在手机的智能信息提供,都是靠手机机主行为的大数据,你每天越是看这方面的信息比较频繁,它就会为你提供越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导致你越容易得到更多的类似信息。所以对于疫情“又怕又惦记”的那些朋友,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每天最好控制一下自己看手机的行为,或限制一下在刷手机的时候,关注冠病疫情的频次。比如每天就看相关疫情的信息一致两条。不要超过这个限制。
        其次就是在电视或网络的平台方面,也尽量少看或是不看类似的内容,从而减少过度关注类似相关信息的行为。
        最后就是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尽量能在每天安排一些自己喜欢的娱乐或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是安排一些充实的事情来做,填补自己的时间空白,尽量让自己每天的时间过得充实起来。
 
        3、身体稍微有点儿不舒服,就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了。应该怎么办?

        对于有身体不舒服感受的朋友,我们首先还是需要确定一下:自己近期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感冒、发热、咳嗽或腹泻的亲戚朋友。如果有的话,也不要慌张,这时候可以在家里静静地休息两天,并尽量不要与外人接触,然后进一步观察自身躯体症状的发展。一旦出现连续的低热、咳嗽、腹泻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的发热门诊,保证能及时就医,千万不能讳疾忌医。
        还有少数的有症状的朋友可能会担心,自己去了医院会不会万一交叉感染,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但其实只要您在去医院的时候,自己做好基本的防护,戴好口罩,与周边的病人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交叉感染的几率还是很小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克服恐惧心理,勇敢前往指定的医疗机构及时就医。
        另外,如果您真正地去过传染源的原发地,或是真的接触过易感染的人群,这时候您的症状万一就是冠病感染的症状,而您又不敢去医院进行治疗,就有可能被耽误了医院针对您感染症状的最佳黄金治疗期。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当然,如果您能确认自己近期没有接触过相关的人群,在饮食卫生、躯体保暖、安全防护等方面又做的不错,那您就可以在家里依然保持多多休息的状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淡的饮食,同时保证自己情绪的平稳,这样就能免去因过度担心而引发的恐惧情绪给自己带来的困扰。
 
        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缓解疫情恐慌情绪的方法。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冠状病毒传播的疫情在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消除,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积极平稳的心态,调剂好自己的情绪。希望我们大家能平安健康地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最后我在这里恭祝大家鼠年新春安康吉祥,幸福平安!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张刃 
        著名音乐治疗专家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及心理学硕士班实践导师
        抗击非典,心理援助专家
        2003年北京“非典”肆虐期间曾深入隔离区几个月专为医护人员做心理疏导,并在核刊上发表了《走进”非典“隔离区的音乐治疗》论文,著有《音乐治疗》专著。